解放战争前夕,国民党在军事力量上确实拥有压倒性优势。据统计,当时国民党正规军总兵力高达430万,配备美式装备的部队就有39个师,空军拥有各类战机900余架,海军舰艇总吨位超过10万吨。相比之下安全的配资网站,解放军总兵力仅127万,且武器装备简陋,重武器严重匮乏。更关键的是,国民党还获得了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,仅1946年就获得了价值7.81亿美元的军事援助。这些优势让蒋介石对战争前景充满信心,他曾在军事会议上宣称三个月内可消灭共军主力。
然而历史的发展完全出乎蒋介石的预料。从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,到1949年12月国民党政权退守台湾,短短三年半时间里,国民党军累计损失兵力达807万。特别是在关键的三大战役中,国民党精锐部队几乎损失殆尽。辽沈战役损失47.2万人,淮海战役损失55.5万人,平津战役损失52万人。这种雪崩式的溃败让蒋介石不得不逃往台湾,在1950年3月复行视事后,他开始了长达二十余年的反思与总结。
2007年,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公开了蒋介石1949-1972年的私人日记。在这些珍贵的一手史料中,蒋介石将失败原因主要归咎于两个人:李宗仁和美国国务卿马歇尔。他写道:若非李德邻(李宗仁)从中作梗,马歇尔偏袒共党,大陆局势绝不至此。这种推卸责任的说法,实际上掩盖了国民党失败的深层次原因。
展开剩余67%在蒋介石的罪人名单上,胡宗南位列首位。这位被称为西北王的将领,军事才能远逊于王耀武、薛岳等名将。但由于他是浙江镇海人,与蒋介石同乡,且对蒋唯命是从,因而获得破格提拔。抗战胜利时,胡宗南已升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,统辖45万大军,其防区包括陕西、甘肃、宁夏等省,权势煊赫一时。
1947年3月,胡宗南率25万大军进攻陕北,而彭德怀指挥的西北野战军仅2.6万人,装备简陋,补给困难。更严峻的是,西北军阀二马(马步芳、马鸿逵)的10万骑兵也配合国民党军行动。但胡宗南的指挥令人大跌眼镜,在青化砭、羊马河、蟠龙镇三战三败,损失1.4万人。此后更是一败再败,到1949年时,其部队已损失殆尽。蒋介石在日记中痛斥:宗南误我大事,二十万精兵付诸东流!
1949年1月,蒋介石为挽救危局,演出引退闹剧。他原以为凭借党内势力,随时可以复职。不料李宗仁在美国支持下当选代总统,并试图与中共和谈。蒋介石在日记中愤恨写道:李德邻勾结美国,欲取我而代之,党国基业毁于一旦!更令蒋介石恼怒的是,李宗仁还下令释放张学良、杨虎城(未执行),这被他视为对西安事变的翻案。
马歇尔使华则是蒋介石耿耿于怀的另一件事。1945年底,这位五星上将作为总统特使来华调停。起初蒋介石信心满满,因为马歇尔曾帮助获得大量美援。但马歇尔在考察后发现:解放军纪律严明,深得民心;而国民党腐败横行,士气低落。他建议成立联合政府,这被蒋介石视为偏袒共党。1946年7月,马歇尔调停失败离华时,美援也随即中断。蒋介石在日记中控诉:马歇尔名为调停,实为助共,美国背信弃义!
客观来看,蒋介石的指责有失公允。国民党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:一、土地政策失败,失去农民支持;二、金融崩溃,1948年法币贬值至战前的千万分之一;三、派系内斗,仅1948年就发生6次重大倒蒋事件;四、军事指挥僵化,各战区各自为战。正如毛泽东所说: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只是暂时的现象,只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;而人心向背,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。
历史证明,将失败归咎于个别人物,不过是蒋介石维护自尊的托词。国民党政权的垮台,实则是其背离人民、腐败无能的必然结果。这种不从自身找原因的思维,也注定了其在台湾的统治同样难以长久。
发布于:天津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信钰证券_正规的配资炒股平台_安全的股票配资平台观点